请你参加班级组织的“千古风流人物·诸葛亮”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很多,如: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等。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不能重复2分)
成语: 故事: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2 分)下联:( )
A.千古仰威仪 | B.功定属元勋 | C.宁静而致远 | D.一对足千秋 |
请以“我也说说诸葛亮”为话题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4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探究“民俗恶俗化”的表现特点。
材料一:清明节去祭拜先人,有许多售卖祭祀品的摊位,不仅有亿元面值的纸钱、别墅、跑车、中华烟、保镖,而且还有最新款的IPAD、IPHONE、LV手袋。有人说:“没想到清明节这么‘与时俱进’,关键这些东西竟然还卖得特别好。”
材料二:山西省清徐县24岁的新郎李瑞江被闹新房的朋友数次击打导致气管断裂而住进医院,在昏迷10余天后,终因抢救无效身亡。当地一位年轻人说:“结婚闹得越凶说明人缘越好,喷彩带的不如喷可乐的,喷可乐的不如喷灭火器的,现在就这风气,很讨厌,但谁也没办法。”
材料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时下“哭先人”“供奉祖先”等传统民俗,也成为一些人赚钱的工具。有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目前正在某地投资千万修建一处产业园,计划将民俗体验、酒店、餐饮等结合起来,同时还明码标价为客人提供“哭先人”“供奉祖先”等服务。在他看来,这将是未来的一大商机。
简述下面这幅小漫画的内容与寓意。
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鲁迅作品复习”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新课结束了,老师根据三年所学的鲁迅作品,布置了两项学习活动,请参与。活动一:经典重温
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请你选择下列中的一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
七年级上册:《风筝》
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雪》
九年级上册:《故乡》
九年级下册:《孔乙己》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孔乙己》)
(《 》)活动二:薪火相传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脑海。”本周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要求:结合上面列举六册中的两篇文章,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下的“种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摘自“新浪网”)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某中学向来访的泰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语》《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