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 A.图Ⅰ中ΔH表示某一反应有无催化剂的反应热相同 |
| B.用0.010 0 mol·L-1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 0 mol·L-1 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Ⅱ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Cl- |
| C.图Ⅲ可表示工业合成氨反应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 |
| D.图Ⅳ表示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一元强酸溶液①和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V(H2)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能说明0.1mol•L﹣1的NaHA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某温度下,测得溶液的pH<7 |
| B.溶液中c(Na+)=c(A2﹣) |
| C.溶液中存在Na+、HA﹣、A2﹣、H2A 多种微粒 |
| D.NaHA溶液可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
下列五种烃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 ③戊烷 ④丙烷 ⑤丁烷,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⑤>④>① |
| C.③>①>②>⑤>④ | D.④>⑤>②>①>③ |
室温下某强酸溶液pH=a,某强碱溶液pH=b,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体积V(酸)和碱溶液体积V(碱)的正确关系为()
| A.V(碱)=V(酸) | B.V(酸)=100V(碱) |
| C.V(碱)=100V(酸) | D.V(碱)=1000V(酸)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lCl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AlCl3 |
|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 |
| C.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W变大、pH变小、呈酸性 |
| D.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将不溶物用稀盐酸溶解除去 |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有限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一1的溶液中:K+、Na+、Fe2+、NO3﹣ |
| B.室温下,pH=7的溶液中:Al3+、Cl﹣、HCO3﹣、SO42﹣ |
| C.室温下,pH=13的溶液中:K+、Cu2+、S2﹣、Cl﹣ |
| D.pH=13的溶液中:K+、Ba2+、Cl﹣、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