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乙苯,发生反应: ΔH=a kJ·mol-1。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
0 |
10 |
20 |
30 |
40 |
n(乙苯)/mol |
0.40 |
0.30 |
0.24 |
n2 |
n3 |
n(苯乙烯)/mol |
0.00 |
0.10 |
n1 |
0.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20 min的平均速率为v(H2)=0.008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乙苯)=0.08 mol·L-1,则a<0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则乙苯的转化率为50.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 mol乙苯、0.10 mol苯乙烯和0.30 mol H2,达到平衡前v正>v逆
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D.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
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 |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是副族元素 | 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
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
当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电池负极消耗mg气体时,电解池阳极同时有mg气体生成 |
B.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 4OH— |
C.电解后c(Na2CO3)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
D.电池中c(KOH)不变;电池中溶液pH变大 |
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