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900 ℃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乙苯,发生反应:
 ΔH=a kJ·mol-1。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n(乙苯)/mol
0.40
0.30
0.24
n2
n3
n(苯乙烯)/mol
0.00
0.10
n1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20 min的平均速率为v(H2)=0.008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乙苯)=0.08 mol·L-1,则a<0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则乙苯的转化率为50.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 mol乙苯、0.10 mol苯乙烯和0.30 mol H2,达到平衡前v>v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18O2 + 2H2O ="=" 4Na18OH + O2
B.2KMnO4 + 5H218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18O2↑ + 8H2O
C.NH4Cl + 2H2ONH3·2H2O + HCl
D.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 3H2O

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通入CO2,溶液不变浑浊.先通入CO2再通入氨气,溶液变浑浊
CaCl2溶液
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Na2SiO3溶液
C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a(ClO)2溶液
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溶液

有15mL 2mol·L-1的H2SO4溶液与15mL 3 mol·L-1的Na2CO3溶液,欲使其反应产生CO2的量最多,则正确的操作是()

A.把两种溶液快速混合并不断搅拌 B.把两种溶液缓慢混合并不断搅拌
C.把Na2CO3溶液滴加到H2SO4溶液中 D.把H2SO4溶液滴加到Na2CO3溶液中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①FeCl2;②Fe2O3;③Zn;④KNO3。铜粉可溶解的是 (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列有关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说明稳定性:Fe(OH)2 < Fe(OH)3
B.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与卤素(X2)反应的生成物均为FeX3
C.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Fe(OH)3+3HI=FeI3+3H2O
D.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VIIIB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