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Co(OH)2在空气中加热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钴的有关性质如下:Co(OH)2具有两性。钴的主要物理、化学参数与铁、镍接近,属铁族元素。
结合以上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1)Co(OH)2的制备是在CoCl2溶液中加稍过量的氨水,不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得的Co(OH)2不宜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被空气中的O2氧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已知钴的氢氧化物加热至290 ℃时已完全脱水,则1000 ℃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290~500 ℃范围内,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常温下,在0.10 mol·L-1 CoCl2溶液中加入氨水充分搅拌,有Co(OH)2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o2)=________mol·L-1(Ksp[Co(OH)2]=1.6×10-15)。常温下反应Co2+2H2OCo(OH)2+2H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下列可逆反应:A(g)+B(g) xC(g),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

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填字母,下同);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惰性(与反应体系中任一物质均不反应)气体后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热反应(填“吸”或“放”);
(4)化学计量数x的值(填取值范围);判断的依据是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的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Cu(NH3)2CH3COO]+CO+NH3 [Cu(NH3)3]CH3COO·CO(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必须除去原料气中的CO的原因是
(2)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吸收CO的生产适宜条件是
(3)吸收CO后的醋酸铜氨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醋酸铜氨溶液再生的适宜条件是

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这两步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第二步反应是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2)1 mol NH4+ (aq)全部氧化成NO2- (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3,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4Δ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ΔH=-285.8 kJ/mol
②H2(g)+O2(g)=H2O(g) ΔH=-241.8 kJ/mol
③C(s)+O2(g)=CO(g)ΔH=-110.5 kJ/mol
④C(s)+O2(g)=CO2(g)ΔH=-393.5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2)H2的燃烧热为,C的燃烧热为
(3)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4)CO的燃烧热为,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