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
B.两弹一星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两弹一星的研制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属于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D.中共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词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篇文章应发表于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中国近代史上,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