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仁政和法治 |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D.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
关于中国姓氏的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 | B.邑名 | C.爵号 | D.官名 |
学习历史必然要接触史料。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手史料都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
B.二手史料都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 |
C.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
D.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 |
1950年法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其高级联营机构管制之下、其他欧洲国家都能参加的组织”。你认为各国政府对此计划的评论最符合事实的是()
A.英国:法国妄图重新成为欧洲霸主 |
B.美国:这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 |
C.德国:将最终结束两国一再兵戎相见的状态 |
D.苏联:这是恢复西德的战争工业,加紧军国主义复活 |
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比较表”,它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品种 |
生产量(单位:千吨) |
百分比 |
||
关内 |
东北 |
关内 |
东北 |
|
煤 |
25935 |
25398 |
50.5 |
49.5 |
生铁 |
239 |
1702 |
12.3 |
87.7 |
钢材 |
39 |
519 |
7 |
93 |
水泥 |
774 |
1503 |
34 |
66 |
A 东北煤、铁等资源丰富
B 东北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C 在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下,东北工业生产呈现良好态势
D 因日本掠夺性开发,东北殖民地经济的特点日渐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