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13—1938年英、法、德三国对外出口占欧洲总额百分比情况统计表》,由此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1913年 |
1928年 |
1938年 |
英国 |
26.1% |
23.6% |
22.2% |
德国 |
24.7% |
19.3% |
21.1% |
法国 |
13.6% |
13.7% |
8.6% |
A.法德两国经济水平逐渐赶超了英国 B.英国对外出口总额总体呈下降趋势
C.法国和德国的海外市场均小于英国 D.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制 |
郑樵在《通志.氏族略.氏族序》中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也。”谱学的兴盛说明:
①家族制度受宗法制的影响②门阀士族势力强大
③社会等级森严、流动性差④行政管理系统发达:
A.②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汉书·武帝纪》记载:“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比侯矣。”这在当时的最主要影响是
A.郡、国之间的矛盾 | B.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
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 D.推动小农经济的迅速发展 |
毛泽东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这表明他认为:
A.分封制优于郡县制 | B.郡县制优于分封制 |
C.儒家远比法家高明 | D.法家才是思想正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