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农业经营模式,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并厉行除旧布新,力求富国强兵。但历代对此褒贬不一。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苏轼上书神宗:“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 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
(1)简析材料一中商鞅的变法措施对农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归纳董、苏二人否定商鞅变法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发点。
材料二 张謇为近代著名实业家,曾创办通海等盐牧公司,为大生纱厂等提供原料。
图1 通海垦牧公司 图2 通泰盐垦公司债票 图3 大生纱厂股票
张謇认为,“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义兼本末,……义有先后而无轻重。”“考之泰西各国,近百年来,讲求农学,务臻便利。”“农以垦荒为先”,“农产之重要,无过于棉”,他说:“我国有小农而无大农,故终岁勤动,往往仅足自给。……当集公司而兴农业。”建议“久荒之地,听绅民召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垦种。……国人能为地主而资力不足,外国人有资力,又有技术,而不能为地主,非合并而利用之,无以收化荒成熟之效。但须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并亲身实践,于1901年联络汤寿潜等人发起报股,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图1)。公司从1911年始有盈利,1911至1925年的15年中获利尤为丰厚,纯利达84万余两,几为原始投资的3倍。自是以后的20多年间,在苏北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利用沿海滩涂建立起了数十个垦牧公司及其它相关企业(图2—3),掀起了一个围海造田的热朝。
—— 摘编自:苑书义《清史研究·孙中山与张謇的农业近代化模式述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通海垦牧公司”经营模式的特点。为什么该公司在“1911至1925年间,获利尤为丰厚”?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农业经营模式的看法。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中美改革农业经营模式的系列举措
国家 |
时 间 |
农业文件及其调整措施内容摘要 |
美国 |
1938 |
《农业调整法》:加强农业计划,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
1949 |
《1949年农业法》:调控农产品价格,解决生产过剩,实施环境保育计划。 |
|
1985 |
《食物安全法》:降低价格支持成本,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
|
1996 |
《农业完善和改革法》:完善市场导向,减轻财政压力,促进农产品出口。 |
|
2008 |
《食物、环境保育与能源法》:安全保障补贴,永久灾害援助,推广科研。 |
|
中国 |
1958 |
《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建立农村人民公社。 |
1983 |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合作化新发展。 |
|
1985 |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 |
|
2005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加快科技进步。 |
|
2006 |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水利化、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 |
|
2012 |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农业科技创新。 |
|
2013 |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生态化、合作化、规模化、现代化。 |
(3)据材料三,概括中美改革农业经营模式系列举措的共同发展趋势。
材料一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和安全”,为此“各蹄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作用。
(4)概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总趋势和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世界经合组织在1996年度报告中称:在29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50%是通过知识经济实现的。这说明①知识经济已给一些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实惠②知识经济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福音③依靠科技可以缩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④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第—生产力 (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如一些美国史学家指出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作出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隐藏”-------几乎所有拉美二十多个国家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他的多少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权却归于无效。当苏联果真否决了安理会的一项行动之后,美国往往可以利用联合国大会这种可供选择的机构迫其就范。
引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早20世纪60年代,亚洲和非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奉行不结盟政策,但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引自R-林克《199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胡锦涛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演讲《人民日报》(2001年11月6日)
材料四: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是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使应该中旬的原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江泽民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演讲
二00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美国对联合国具有重要影响力。为什么美国能够拥有这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根据材料二,反映美国对联合国的影响力明显减弱了。原因是什么?这种状况的后果如何?
根据材料3和材料4,中国对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出了什么重要的主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社会经济改革,并在社会经济政策上出现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概括在社会经济政策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之处。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1967内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
材料二:进入5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象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材料三:
1970 年 |
出口贸易 (亿美圆) |
黄金外汇储备 (亿美圆) |
国民生产总值 (亿美圆) |
||
欧共体 |
885 |
270.3 |
486.3 |
||
美国 |
426 |
117.0 |
9742 |
||
1970年 |
美国 |
日本 |
西德 |
法国 |
资本主义世界 |
工业总产值 |
37.8 |
9.45 |
10.1 |
6.5 |
100% |
出口贸易 |
15.2 |
6.9 |
12.2 |
6.4 |
100% |
黄金外汇储备 |
15.5 |
5.2 |
14.6 |
5.3 |
100% |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布局出现什么变化?
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