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图①和图②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由图①可知碘元素的一点信息是:                                      
(2)A、B、C中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3)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                周期;
(4)碘化镁的化学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按要求填空:

(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等组成。黑火药中至少含有  种元素,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则S2的核外电子数是  。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是:S+2KNO3+3C═K2S+3X↑+N2↑,则X的化学式为  

(2)化肥磷酸二氢铵中的营养元素为  ,其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铵根离子的符号为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几种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纯净物来制取较纯净的O2,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若用上述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验满,验满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  ,说明瓶中气体已经收集满。

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该纯碱样品11.0g,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取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发现比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了4.4g(纯碱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求该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物质中的一种。已知B只含两种元素;D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E呈红棕色,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C所属的类别是  

(2)写出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B和E的反应在生产中的用途是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t2℃时,配制14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A物质的质量是  g;

(3)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其变为饱和的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  方法提纯B。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