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请回答:
(1)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3)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υ(CO2)=υ(H2)          b.υ(CO)=υ(H2O)
c.υ(H2)=υ(H2O)          d.υ(H2)=υ(H2
(4)某温度下,将CO2和H2各0.10 mol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得 c(CO)="0.0080" mol·L-1,则CO2的转化率为             
(5)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
①NO2和N2O412C和 14C③K和 Ca④甲烷与丙烷
⑤异戊烷()和新戊烷()

⑦乙醇(CH3CH2OH)和乙二醇(HO—CH2—CH2—OH)
(1)互为同位素的是;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3)互为同系物的是;
(4)为同一种物质的是

(8分)请同学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1)芳香烃:;(2)卤代烃:;(3)醇:;(4)酚:
(5)醛:;(6)酮:;(7)羧酸:;(8)酯:

(10分)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ΔH>0,已知该反应在2 404℃,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 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N2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在现实生活中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采用耐高温的陶瓷发动机,以提高内燃机的工作温度
B.为了避免上述反应,不使用空气,改用纯氧气
C.在排气管中安装高效催化剂,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D.将燃油车改换成电动车

(3)将一定量的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将一定量的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不同的压强P1、P2(P1>P2)下达到平衡,请画出N2的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不同压强下的曲线要有相应的标识)

(1)已知下列各反应的焓变
①Ca(s)+C(s,石墨)+3/2O2(g)=CaCO3(s)△H1 = -1206.8 kJ/mol
②Ca(s)+1/2O2(g)=CaO(s)△H2= -635.1 kJ/mol
③C(s,石墨)+O2(g)=CO2(g)△H3 = -393.5 kJ/mol
试求:④CaCO3(s)=CaO(s)+CO2(g)△H=________。
(2)已知下列各反应的焓变
①CO(g)+1/2O2(g)=CO2(g) ΔH1= -283.0 kJ/mol
②H2(g)+1/2O2(g)=H2O(l) ΔH2= -285.8 kJ/mol
③C2H5OH(l)+ 3O2(g)=2CO2(g)+3H2O(l) ΔH3=-1370 kJ/mol
试求:④2CO(g)+4H2(g)=H2O(l)+C2H5OH(l) ΔH=________。

(8分)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甲醇是未来重要的能源物质。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1mol一氧化碳与2mol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
CO(g)+2H2(g)CH3OH(g)△H<0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10min反应达平衡,此时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反应处于平衡体系的容器的体积压缩为1 L,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c(CO)/c(CH3OH)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