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250 mL 0.10 mol/L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
A.容量瓶未干燥就直接加水定容 |
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C.称量的NaOH固体已潮解 |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 |
能正确表示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Fe3++2Fe2++4H2O |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3-=Fe3++2H2O+NO↑ |
D.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
新型镁铝合金(Mg17Al12)有储氢性能,它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为:Mg17Al12+17H2=17MgH2+12Al,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12Al)能与酸反应释放出大量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金应在氮气保护下,将一定比例的Mg、Al单质熔炼而成 |
B.该合金中含有离子键,铝元素呈正价 |
C.1mol Mg17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Y与盐酸完全反应放出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64.8L |
D.合金的熔点高于金属镁、金属铝的熔点 |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 B.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
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 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
实验室一瓶固体M的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剩余部分只看到“Na2S”字样(如图所示)。已知固体M只可能是Na2SO3、Na2SiO3、Na2SO4中的一种。若取少量固体M配成稀溶液进行有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确定该固体M的具体成分 |
B.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iO3 |
C.往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O4 |
D.用pH试纸检验,若pH=7,则固体M一定是Na2SO4 |
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
B.最初20 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 |
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1 |
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