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乙】
赠 渔 父  杜 牧                         渔 父 李 煜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②一轻钩。
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着独醒人①。      花满渚③,酒满瓯④,万顷波中得自由。
【注释】 ①独醒人,出于屈原投江前应答渔父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②茧缕,即蚕丝,这里指钓鱼用的丝线。 ③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
④瓯[ōu],此指酒杯。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所描写的对象都是渔父。但甲诗是借渔父讥讽当世,抒发作者的感慨;乙诗则直接描绘渔父生活的惬意,表达对自在生活的羡慕。
B.从“几十春”、“一棹春风”可见,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渔父春天垂钓的景象,但垂钓环境截然不同,甲诗意境孤寂,乙诗则春和景明。
C.甲诗旨在借渔父这一形象讽谕现实社会中多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之辈。
D.乙诗中的渔父虽是孤舟一人,但他怡然自得,生活潇洒自在。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富有情景交融之美,。
B.两首诗中的渔父形象不同。甲诗中的渔父在深泽“静”垂纶,“怕得鱼惊不应人”,深谙垂钓之道,比乙诗中垂钓时还不忘赏花品酒的渔父更为高雅。
C.甲诗巧用典故,“寒水畔”和“独醒人”两句暗合当年屈原行吟江畔之典。且“孤”“寒”等字中尽露诗人无奈的感慨。
D.乙诗中连用四个“一”字而不避重复,突出了渔父独自一人无拘无束的自由之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成树梨花开”以花喻雪,联想奇妙,给人的感觉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以此传出作者赏雪时的惊喜之情。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诗人将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诗,第一句从听觉角度,第二句从视觉角度概括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

阅读王昌龄《送魏二》,完成小题。(5分)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最能体现这首诗感情基调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1分)
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4分)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时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1分)
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3分)

阅读《送友游吴越》(唐·杜荀鹤),完成小题。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⑴诗中描写吴越之地集市繁华景象的诗句是:
吴越之地的自然景物有什么特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诗人认为友人游吴越“必经年”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偶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未觉池塘春草梦”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