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它从认证到生产再到上市销售,都有一套严苛的检测认定程序,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而成,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现在购买有机食品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销量不断增加。某校学生决定围绕有机食品撰写一份调查报告。他们到当地大型超市进行市场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
普通食品 |
有机食品 |
||
|
价格(元/千克) |
日销量(千克) |
价格(元/千克) |
日销量(千克) |
小白菜 |
3 |
1 000 |
11 |
50 |
黄瓜 |
5 |
400 |
20 |
30 |
猪肉 |
24 |
3 000 |
80 |
60 |
鸡蛋 |
9 |
800 |
36 |
20 |
面粉 |
4 |
5 000 |
50 |
200 |
大米 |
4 |
10 000 |
50 |
500 |
(1)请在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试写出调查报告的相关观点。
材料二 同学们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有机食品市场认证机构泛滥、部分认证机构不具备资质,有些企业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有些消费者由于缺乏对有机食品的了解,轻信商家的促销宣传,盲目购买,事后发现是假货,自认倒霉。
(2)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有机食品市场存在的上述问题出谋划策。
阅读《人生路上有沉潜》
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棱。企鹅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纪录片《深蓝》展示,企鹅在将要上岸之时,要从海面潜入海中,沉潜到适当的深度,借用水的浮力,迅猛向上,飞出一道弧线,落于陆地之上。
企鹅的沉潜是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沉潜绝非沉沦,而是勇敢、智慧、自强。如果我们在困难面前能沉下气来,不被“冰棱”吓倒,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自强不息,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所玩弄,直至精疲力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从“发展观”角度看,我们可以从“沉潜”中学到什么道理? (4分)
(2)从“人生价值”角度看,必要的时候,我们应如何在“沉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6分)
2008年11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纲要》介绍了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基本稳定;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粮食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
《纲要》强调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7大挑战: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全球粮食供求偏紧。因为受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国际市场供求偏紧等因素影响,上述趋势在中长期内难以逆转。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10分)
近几年来,“公民上书”现象屡见不鲜。先是产权界定不清引起公民上书全国人大要求修改婚姻法,接着是济南王某见义勇为身受重伤却得不到政府的救助引起数名北京律师上书国务院要求制定符合人道主义的见义勇为基金制度。请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回答:
(1)“公民上书”是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什么方式?(2分)
(2)谈谈对“公民上书”现象的认识。(8分)
材料一: 为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于今年1月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做好了相关的财力、物力、人力的筹备。
材料二:今年3月,上海市委提出,以“城市安全、人生安全、社会安定、人心安定”为目标,结合特大型城市的特点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为上海和全国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上海市民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参与社会安全与稳定建设,至今已有40万人参与社区“夜间巡逻队”、1.2万人参加社会志愿者队伍。社会市民的安全感逐年上升,上海已被誉为“中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1)根据政府的有关理论,分析材料一。(10分)
(2) 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政治道理?(5分)
材料一 进入新世纪,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生产力的国际化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跨国公司加速发展。据统计,全球外汇市场每天交易额已达到1.7万亿美元。
材料二 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字显示,如果按人均GDP水平把全世界的国家分成5等份,人均GDP水平属于最高的20%的国家与人均GDP水平属于最低的20%的国家之间的差距,1987年是57倍,1997年扩大为92倍。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更为悬殊,“数字鸿沟”在不断加大。“新经济”至今只是一种“富国现象”,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信息贫困”之中。
材料三 “和谐世界”是中国领导人在新形势下对国际关系理想状态的高度概括,各国和谐相处是和谐世界最基本、最核心的内涵,是和平共处概念的新发展。
2010年12月27日,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在美东国际大剧院隆重就举行了以“和谐发展”为主题中外师生新年联欢会,共有近270名中外师生员工欢聚一堂,共迎新年。联欢会展示了中外师生的才艺,又促进了师生间的心灵交流,使得每个参与者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你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2)结合材料三,有人认为:建设和谐世界,就是要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对此你是如何评析的?并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进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