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A处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4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成“平静湖水”。承受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承受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漂浮物体100多吨。

(1)上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

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据专家测算,一片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材料二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森林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上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材料三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切实保护它。
(1)“吞水吐雨器”说的是森林的什么功能?
(2)“吞碳吐氧机”说的是森林的什么功能?你知道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3)“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会造成什么危害?

根据我国五个农业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地形上看,C地区是_______平原,D地区是________平原(不能填三大平原名称,填次一级地形区的名称);从气候上看,C地是________气候,E地是________气候;从农业用水来看,主要不是引用河水进行灌溉的是________地区。
(2)A、D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地区淡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双选)( )
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B.原料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能源泉充足
(4)C地区粮食产量比B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B地区高的原因有哪些?
(5)E地区农作物具有________特点,该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水源是_____________。

2010年2月20日凌晨开始,持续数小时的暴风雨猛烈袭击马德拉岛,这是马德拉岛自1993年以来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强暴风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全球性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此季节马德拉岛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此次暴风雨引发了等地质灾害,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4分)
(2)导致图中甲处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4分)
(3)欧洲大陆50N附近地区自西向东植被的变化特点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分)

该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