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福建省及周边地区

武夷山M坡和N坡海拔300米处
6月与12月气温对比柱状图
(1)分别说明6月、12月武夷山M坡与N坡300米处气温有何差异,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3)福建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可以减少这种灾害带来的损失?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2和图13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
(3)从图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从武汉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加之得水独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为华中重镇。
今天,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1)根据材料回答,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2)武汉市作为区域服务中心地,其主要服务内容有哪些?
(3)从古到今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0分)读图,回答问题。

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分别是什么?
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什么?

读图表,回答问题:

年份
1960年
1980年
2000年
世界人口(亿)
30
45
60
发达国家
总人口(亿)
10
12
15
城市人口(亿)
5
8
11
城市人口百分比(%)
50
67
72
发展中国家
总人口(亿)
20
33
45
城市人口(亿)
3
6
20
城市人口百分比(%)
15
20
44


(1)比较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
相同点:(2分)
不同点: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2)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主要原因是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