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 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中,智库、专家库提供了支撑,运用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方法和手段。大数据(big data)是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体系。它在生产经营、日常消费、商务活动等诸多领域源源不断地产生、积累、变化和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视作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有助于企业
①及时掌握数据――避免激烈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②把握市场动向――定位消费需求――就会增产增收
③了解自身信誉、形象――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竞争优势
④制定营销战略――合理配置资源――调节生产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今年夏天,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不遇持续的干旱,导致大米、玉米等庄稼产量减半甚至绝收。这直接引起的连锁反应可能有( )

A.市场上玉米价格上涨——猪饲料生产企业改用大麦作原材料——生猪养殖规模扩大
B.玉米种植户收入减少——来年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农田水利建设受到重视
C.来年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猪肉价格上涨——生猪养殖规模扩大
D.市场上玉米的供给减少——玉米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上涨

2014 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 4.75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9%;实现旅游收入 2453亿元,增长 15.7%;出境旅游增幅显著,同比增长 40%以上。这可以反映出
①恩格尔系数在变小
②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
③我国的分配制度更加合理
④中国家庭消费层次和质量在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某机构进行对我国当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进行调查,消费者信心指数(ICC)为106.45,在“乐观”区间平稳运行。“购买新衣物”和“外出就餐”的支出比最高,“购买书刊”、“护肤美容”、“娱乐活动”、“旅游度假”等项目的支出成为“平常花销”的主力消费内容。表明
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环境预期良好
②主力消费结构较为合理
③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预期收入
④消费信心指数取决于消费心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