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一名自称是当事中学生之一的网友小玲在广东汕头当地某知名论坛发帖称,10月30日下午17时50分,她和同学小文放学后在中学附近吃东西,看到一位骑电动车的老人突然摔倒,两个人见状扶起老人并做好事将老人送回家。事发第二天,老人的家属找到学校,称老人神志清醒后说是学生撞倒他,要求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明明是救了人,却被一口咬定撞了人……谁能来还我们清白? ”两名学生感到委屈,愤愤不平。经过调查,受助老人终于承认自己“一时糊涂”,并让自己的亲属到学校和学生家里向两名学生道谢和致歉,并归还了他们此前垫付的1200多元医疗费。
12月5日,两名学生被地方政府授予“助人为乐青年模范”荣誉称号。
请运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有关知识,给两名有怨愤的中学生网友回帖劝慰。
小刚在班里是个独来独往的人,他认为自己既没有做错事,也不有求于人,因此没必要去和别人交往。可是后来,他渐渐地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看到同学在一块有说有笑,亲亲热热,他又不由得既羡慕又嫉妒,希望自己能融入同学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但是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与别人格格不入,似乎别人也不喜欢同他说话。为此,他开始沉迷于网络,经常上网,在“微信”、“陌陌”、“米聊”上终日在网与网友聊天。
(1)指点迷津:小刚认为“没有必要去和别人交往”,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认识。
(2)出谋划策:小刚希望自己能融入同学中去,假如小刚是你的同学,请你抓紧给小刚的交往支支招吧。(至少三个方面)
(3)据有关部门调查,中学生上网后聊天交友的比例高达48.8%,但青少年由于自制力和理性发展都还未达到成人状态,因此上当受骗的事情时有发生。请结合你的上网实际,谈谈你对网络交往的认识。
同桌的你:
八年级二班的晓静和小薇是同桌,又是学习上的对手,二人学习成绩不相上下。晓静英语学得好,但数学成绩较差;小薇数学非常好,但英语成绩不理想。两人都想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但在学习过程中,她们谁也不肯向对方请教,只是在暗地里较劲。结果,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中,两人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为此,两人都非常苦恼。
(1)你认为他两人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运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分析,两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亲情在线:
材料一:《爸爸去哪儿》歌词
(孩子)我的家里 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 刀枪不入/ 他的手掌 有一点粗/ 牵着我 学会了走路/……
(爸爸)谢谢你光顾 我的小怪物/ 你是我写过 最美的情书/ 钮扣住一个家的幸福/ 爱着你呀 风雨无阻……你拼命发芽 我白了头发/一起写下 一撇一捺……宝贝 宝贝 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
(1)从上面的歌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材料二:上小学,我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上中学,妈妈是“我烦心的破书包”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关爱好像成为我们成长的羁绊,让我们厌烦不已。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很多中学生反感于“父母过度关心”。“父母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学生的心声。
(2)你能够举出“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事例吗?(至少两件)
这种反感其实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什么心理?
(3)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这种“爱的冲突”?
为庆祝2011年教师节,二(2)班的小浩9月7日上午策划刊出班里的黑板报,下面是该班黑板报样式,请你帮助小浩完成待完成的部分。
当天下午上自习课时,班主任刘老师发现小浩座位下有一堆纸团,要求小浩捡起来,小浩不捡,老师就批评了小浩,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老师生气地捡起了纸团后,发现不是小浩的。
(1)请描写老师让你感动的瞬间。
(2)列举几种感恩老师的方式。
(3)请你评析小浩的言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教材,请回答:
(1)这首诗歌颂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
(2)你准备如何保持这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