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榜样,探究实践。
冯会莲同学是邢台广宗县核桃园乡中学的一名中学生,母亲卧床患病十多年、几年前父亲不幸患病去世。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她靠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家庭,在没有影响学业的情况下,照顾着患病的母亲。她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获得“邢台市好少年”、河北“自强之星”等称号。冯会莲的事迹感动了八年级(2)班的同学们,班委会决定以此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学习马会莲,反思自己找差距”。假如你是班级的一员,请你按下列要求写一份发言稿。
[发言主题](1)
[我思我悟](2)冯会莲身上有哪些令你感动,值得你学习的品质?
[实话实说](3)对比冯会莲,说说自己身上还有那些不足之处?
[感悟人生](4)冯会莲同学的事迹给你什么启示?
中宣部、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把每年9月定为我国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某校为了帮助同学们加深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决定开展民族精神系列教育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在教育活动中搜集的三组关于民族精神的名人警句:①“尚统一”、“和为贵”;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男儿当自强”; 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上述三组名言警句分别体现了我国民族精神的什么内容?
(2)作为青少年学生,你打算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为中华之崛起,提升今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我们青少年应肩负起什么使命?你打算如何肩负这一使命?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我市某中学九年级某班同学围绕“个人梦·苏州梦·中国梦”的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相关问题。
【聚焦中国梦】
2013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二次详尽阐述中国梦。习近平坚定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认真思考材料中划线部分回答: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精神”的理解,并从《学会合作》的角度说说我国为什么能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苏州梦】
近年来,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每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近10%占江苏全省约60%,今年1~8月,苏州对外贸易额已超过上海。英国经济学家信息社今日公布全球适合居住城市报告,中国大陆有8个城市上榜,苏州列大陆第二。于此同时,在调查苏州老百姓幸福感的时候,也有抱怨声:有的百姓抱怨房价太高,有的则抱怨物价上涨幅度太大,还有的抱怨工作压力太大……
(2)结合“成长在社会”的内容回答:材料是如何体现苏州发展现状的?
【汇聚个人梦】
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梦,也是社会梦,民族梦,百姓梦,中国梦的伟大就在于他基于民生,利于民生,与其说是中国梦,不如说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的梦,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
请从关心社会发展的角度说明“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的正确性 ,并结合第三单元《崇尚法律》的相关知识说说我们中学生应如何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至少两点)
某中学九年级的小明同学在浏览相关网页时搜集到两则信息:
信息一:莫言的写作手法深受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同时他又意识到一定要果断地“逃离”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莫言的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信息二: 20多岁的莫言最初写作时,向全国报纸、杂志投稿。每次莫言都满怀信心地把厚厚的稿纸装进信封,之后开始漫长且充满希望地等待,最后等来的往往是破烂不堪的退稿信封,里面最多塞上一封编辑部铅印的退稿信。每次被推稿后,他虽然有些沮丧,但是他始终相信世界上任何事都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成功。经历了漫长的“被退稿”阶段,是他的坚持和天分让他最终获得了现在的荣誉。
(1)信息一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何启示?3分
(2)运用《笑对生活》的相关知识,联系信息二回答:我们对生活应持怎样的认识和态度?3分
2012年9月是第九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下面三项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学校将开展一次黑板报比赛活动,你将通过什么途径(至少两种)搜集哪些传统美德?(至少两个)
(2)学校准备开展一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演讲比赛,请你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准备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的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2011年11月26日,中国宣布控制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1)低碳生活方式主要基于我国哪些方面的国情,并简要归纳这些国情的现状。
(2)提倡发展低碳经济,过低碳生活合乎我国正实施的什么国策和发展战略?
(3)你有过哪些过“低碳生活”的窍门,请你亮出来供大家交流。(4分,至少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