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009-2013年6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幅(季度)
图2 2008年-2013年9月,我国消费、投资、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
注: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
材料二 2013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对月销售额不足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时免征营业税和增值税;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说明材料二中国家应对措施的必要性。
2012年10月3日的中秋晚会,根据举办地的地方文化特点,晚会落户在有着“月亮故乡”之称的福建福州,主要着力点是月亮文化,千里明月寄相思,自古中华民族就有用月亮来寄托感情的传统。“天上人间,美轮美奂”是今年中秋晚会舞台效果设计的主题思想,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本届秋晚最大的创新应该是在舞台景观的营造,它给了电视观众足够的视觉享受,让人们感受到了中秋节的浓厚文化气息。
有人认为:这说明只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文化创新,创造新文化。你怎样看待这个观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2009年4月25日,中国首颗跟踪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成功发射升空。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中形成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道理。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近年来,除了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之外,“年味”也越来越淡了。特别是随着洋节的兴起和影响,在许多青少年中春节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他们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
请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拯救传统的春节?(5分)
舒缓的音乐,曼妙的舞姿,2011年9月26日晚,“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芭蕾”中央芭蕾舞团青岛科技大学专场文艺演出在四方校区西礼堂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走进高雅艺术,学生对欣赏高雅艺术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校园文化氛围得到改善,对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陶冶艺术情操、传承先进文化,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道理。(10分)
近期,南海紧张局势升级,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中国的“核心利益”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了挑战。中国一贯主张有关国家通过和平谈判、友好协商来解决南海争议。但对于印度将与越南在南沙开采石油、菲律宾领导人赶赴美日,试图合纵连横,借助外力共同“牵制中国”的行为,中国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坚定的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上述做法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