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模仿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过的一个实验示意图:(注:玻璃罩是密闭的)。

(1)该实验中,甲和乙是做为一组         
(2)在乙中,植物光合作用为小白鼠呼吸提供了       ,同时小白鼠呼吸所产生的        也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在实验取材上如何确保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大棚蔬菜的生理活动,将A装置(内装籽粒饱满的辣椒种子)和B装置(辣椒幼苗)用透明玻璃管连接。请据图回答:

(1)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证明幼苗的呼吸作用,必须对B装置进行__________处理。
(3)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上出现了大量水珠,请分析水珠主要来自________。
(4)同学们从实验中总结出,可以通过提高大棚内_________的浓度,提高蔬菜的产量。你知道有哪些简便的方法增加大棚内这种气体的浓度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时,利用带有软木塞的锥形瓶、清水、河泥、金鱼藻、小鱼等实验材料和用具,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四个相同的锥形瓶编号A、B、C、D,并加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
③向A、B、C、D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一条,用软木塞塞住锥形瓶的瓶口;
④将A、B、C置于阳光下,D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实验装置如右图,连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如下表:

锥形瓶编号
A
B
C
D
瓶中金鱼生存时间(天)
3
11
25
2

请你利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模拟的生态系统中,清水、阳光、温度、空气等属于因素。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清水和河泥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属于 __________
3.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可以进行作用,释放氧气供金鱼呼吸。
4.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与     和河泥有关。
5. A中的小鱼在没有金鱼藻和河泥的情况下,还比D中的小鱼存活时间长,其原因主要是: D中的金鱼藻

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在两个大小相似的萝卜中各挖一个相等的洞,向甲、乙萝卜的洞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分析会出现的变化。
⑴用手捏萝卜的感觉:甲______;乙_____。(变硬或变软)
⑵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此可以说明:为什么不能给作物一次性施肥过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背景: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如小白菜叶等),而不喜欢取食其他植物(如樟树叶、柳树叶等),这是由于十字花科植物中有菜青虫喜欢的某种物质。
一、提出问题: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二、作出假设:     
三、制定计划:
(1)请你在下面2种方案中选择一种你认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  )
  A. 去菜地里直接选取现成的菜青虫进行实验。
B. 去菜地里选取虫卵,在隔离状态下孵化出菜青虫后进行实验。
你的理由是
(2)你认为每一组菜青虫的数量最好用……………………………………………… (  )
A.1只             B.15只
你的理由是
你认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暗处2天后,分别置两瓶内密封瓶口,设为A、B瓶;
②将A瓶移到光下6—7小时,B瓶仍放在暗处(图一);
③取下玻盖,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A、B瓶(图二);
④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
⑤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2)步骤②中A、B瓶构成一组实验,其变量是
(3)步骤③,伸入A瓶的蜡烛燃烧更剧烈,说明瓶中富含(气体),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伸入B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瓶中缺少上述这种气体,该气体是被植物的作用消耗掉的。
(4)步骤④将叶片脱色,指的是脱去叶绿体中的
(5)步骤⑤滴加碘液后,摘自A瓶的叶片会变蓝色,摘自B瓶的叶片不变蓝色,
这不仅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还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需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