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时,利用带有软木塞的锥形瓶、清水、河泥、金鱼藻、小鱼等实验材料和用具,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四个相同的锥形瓶编号A、B、C、D,并加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
③向A、B、C、D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一条,用软木塞塞住锥形瓶的瓶口;
④将A、B、C置于阳光下,D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实验装置如右图,连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如下表:

锥形瓶编号
A
B
C
D
瓶中金鱼生存时间(天)
3
11
25
2

请你利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模拟的生态系统中,清水、阳光、温度、空气等属于          因素。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清水和河泥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属于 __________ 
3.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可以进行      作用,释放氧气供金鱼呼吸。
4.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与     和河泥有关。
5. A中的小鱼在没有金鱼藻和河泥的情况下,还比D中的小鱼存活时间长,其原因主要是: D中的金鱼藻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田间,发现一条深绿色的小虫正在啃食白菜,老师告诉大家,这是菜青虫,专门啃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有的同学提出了疑问:菜青虫爱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是天生的吗?大家就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菜青虫爱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是天生的吗?
做出假设:
实验步骤:
①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② 将菜青虫卵封闭孵化和饲养,目的是
③ 选取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作为,几种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作为
④将幼小的菜青虫若干条分别放入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和非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中。
实验现象: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实验结论:

(每空2分,共10分)实验与探究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探究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上运动速度的快慢。
(1)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
①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min内蠕动的距离。
②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min内蠕动的距离。
③如此进行3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和糙纸上各自运动的距离。
对比结果,得出结论。
(4)实施计划:(按实验计划进行)
(5)讨论交流:在观察过程中,你如何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

(6)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学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情有独钟,经常做一些有关生物学的小实验,这次他们准备探究某些条件与大豆种子萌发的关系。
(一)实验步骤: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A、B、C,并且在瓶底各铺2张餐巾纸,各加适量水。
(2)取30粒黄豆种子分别加入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A杯不作处理,B杯用黑布全部罩住,C杯内抽干气体并密封。然后把A、B、C均置于24℃-27℃
(二)实验现象
几天后,A、B两杯内的种子多萌发,C杯内种子无萌发现象。
(三)回答问题:
(1)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你认为应选用________作为对照实验。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要证明空气对种子萌发有无影响,你认为应该选用___________作为对照实验。
(3)老师认为这几位同学在实验步骤2中的描述欠严密,处理欠恰当,请指出一处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5分)
家燕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候鸟,每年春天从遥远的南方飞来,在房梁上或屋檐下筑巢、繁育后代;秋天又迁飞南下,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请就了解的家燕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燕的飞行速度很快,每秒高达数十米。从外形看,它适于飞翔特点的外形减少飞行时的,前肢变成了翼增加飞行时的动力,骨骼薄和中空减轻身体的等。
(2)家燕在长距离的迁飞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充足的氧气供应主要是靠肺和来保证。
(3)家燕有惊人的捕虫能力,是人类的好朋友,请你提出2条保护它的建议或措施:

探究是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一种科学方法。下面是某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大腕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将馒头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2ml的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2ml的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碎屑与2ml的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⑴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两组作实验对照。
⑵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两组作实验对照。
⑶如果将3支试管都放在37℃左右温水中,5~10min后取出,滴加碘液后,号试管内溶液的颜色不变蓝。这说明了
⑷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以上3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4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放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4种处理非常必要吗?
答:(选填“是”或“不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