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白色粉末,含有下列阴离子和阳离子中的几种。
阴离子:S2-、Cl-、NO3—、SO42—、CO32—、HCO3—、MnO4—。
阳离子:Na+、Mg2+、Al3+、Ba2+、Fe2+、Fe3+、Cu2+、NH4+。
将该白色粉末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实验操作 |
现象 |
a.取少量粉末,加水、振荡 |
全部溶解、 |
溶液无色透明 |
|
b.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苛性钠溶液,并加热 |
无明显现象 |
c.取少量粉末,加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d.取少量粉末,加稀H2SO4和稀HNO3的混合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根据实验推断:
(1)从a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
(2)从b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c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d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不可能有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
(5)以上各实验仍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金属铁是应用广泛,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x的化学式,可利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实验中称取3.25g的FeCl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1.0 mol·L-1的盐酸中和滴定,正好中和时消耗盐酸60.0mL。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x中x的值:
(列出计算过程)。
(2)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n(Fe)∶n(Cl) = 1∶2.8,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3)把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其中Z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K2FeO4的电极反应式为 。
硫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它们性质的研究对工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放出的热量为99 kJ。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E表示___________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_________。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②图中ΔH=____________kJ·mol-1;
(2)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 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
①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②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③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画在c~d处。
分,共反应mA+nBp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1)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v正小于v逆,则m、n、p的关系是______ 。
(2)若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______态。
(3)若A为液体,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4)若升高温度,A物质的转化率增大,则该反应为________(“吸热”或“放热”)反应。
(1)化学反应N2+3H2= 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2(g)+3H2(g) = 2NH3(l);⊿H =
(2)在298K时,1mol C2H6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热量1558.3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已知:反应H2(g) + Cl2(g) = 2HCl(g) ΔH=" —184" kJ/mol
4HCl(g)+O2(g) 2Cl2(g)+2H2O(g)ΔH=" —115.6" kJ/mol
请回答:
H2与O2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断开1 mol H—O 键所需能量约为 kJ
碘钨灯具有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一定温度下,在碘钨灯灯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如下的可逆反应:W(s)+I2(g)WI2(g)。为模拟上述反应,在实验室中准确称取0.508 g碘、0.736 g金属钨放置于50.0 mL密闭容器中,并加热使其反应。下图是混合气体中的WI2蒸气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n(WI2)-t],其中曲线I(0 ~t2:时间段)的反应温度为450℃,曲线Ⅱ(从t2时刻开始)的反应温度为5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反应从开始到t1(t1 =3min)时间内的平均速率v(I2)=____________
(3)在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
(4)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_。
A.I2与WI2的浓度相等 |
B.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质的量与单质碘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 |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增加 |
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化 |
(5)假设灯丝温度为660℃,灯泡壁温度为350℃。请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在灯泡内充入碘能够延长钨丝寿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