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班同学围绕我国领海、主权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收集的材料:
[南海维权,寸步不让]
材料一 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11月25日,歼15的服役为我国航母形成战斗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2012年11月21日审议通过新修订的《海南省沿海边防治安管理条例》,明确界定外国船舶及其人员进入海南管辖海域不得违反沿海边防治安管理的六项行为。对非法进入海南省管辖海域的外国船舶,公安边防机关可以依法采取登临、检查、扣押、驱逐,令其停航、改航、返航等措施予以处置。
通过探究,同学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在南海维权问题上做到了有理有力,寸土不让。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能在南海维权问题上做到有理有力。
[公民爱国,无需暴力]
日本右翼势力抛出“购买”钓鱼岛的言论后,激起了我国各地进行反日游行活动,一些游行参与者采取了过激行为,扰乱了社会治安和正常的抗议活动,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危害。
(2)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公民应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包括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800万下岗失业人员,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多万人需要等待就业安置。受世界金融危机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大幅减速,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的局面,部分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使部分职工失去工作岗位。
材料二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据此谈谈政府促进就业有什么经济意义。
(2)你认为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3)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国家加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金大国志》等)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的思想?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点。

2008年08月15日《天津日报》报道,天津滨海新区 大步迈向“国家生态区”。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区都是退海之地,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自然条件较差,曾经被称为天津的“南大荒”,而且区内石油和石化企业十分密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任务重、压力大。从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和特殊区情出发,大港区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了“发展为要、环保为先”的发展理念,提出了“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工作思路,坚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探索出一条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新路子,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格局,大幅度提升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力促进了该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联系上述材料,说明天津滨海新区打造“国家生态区”一系列做法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2)、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农业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质量不高,不能适应消费者对品质、营养、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程度不高等。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产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哲学依据。
(2)、试分析党和政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政治学意义。
(3)、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现阶段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自禽流感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启动子整体防控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国际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认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
材料二: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为了防治天花,人类历经了几个世
纪的艰辛探索。公元10世纪,中图医书就记载了接种天花疫苗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很大。到了16世纪,中国医生发现那些得过轻微天花的人,就获得了免疫能力,于是开始接种人痘。这种方法很快传入欧洲,但种人痘仍存在危险。1796年,英国医生发现,得过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并且种牛痘比较安全.于是开始种牛痘,以后种牛痘又传入中国,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国内被消灭。
(1)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国家职能的?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原理?
(3)运用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对防控禽流感应有的态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