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 )。
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体现了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
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D.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下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正确的是( )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
B.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C.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
D.曲线乙可以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下列关于单倍体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单倍体植株 |
| B.花药离体培养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
| C.花药离体培养时应添加秋水仙素以诱导愈伤组织的分化 |
| D.单倍体育种相对杂交育种的优势是更易得到隐性纯合子 |
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
| B.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畸变,它与二倍体西瓜属同一物种 |
| C.基因突变可引起D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基因的结构 |
| D.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 |
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 )
|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
| 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U配对 |
| 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
| D.该过程可能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是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鸟嘌呤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 D.胸腺嘧啶或胞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