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灾害与防治】气象干旱是指某时段内,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2009年冬春我国北方多个省区遭受严重旱灾。结合右面“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分布图”,分析回答。
 
(1)指出严重旱情分布地的地形区名称以及受影响的农作物;并对比分析此时期黑、吉等东北地区旱灾相对较轻的自然原因。
(2)灾情报告是各级部门减灾的重要依据,不同灾种的灾情报告不同。若报告本次干旱的灾情,你认为可以列举哪些指标?(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环境保护】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甲、乙、丙、丁所示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
(2)扼要回答乙类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3)简述防治丁类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自然灾难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26日,日本九州南部的雾岛山新燃岳火山喷发,激起的火山灰冲到3000米的高空,能见度降到500米左右,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
材料二东亚局部区域图。

(1)此次火山喷发固然规模较大,但对中国国内航空运输影响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2)请评价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日东亚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图中实线为锋线。

(1)此图所示季节为___(冬、夏)季,此时韩国南部沿海地区的天气状况:__。
(2)写出不同季节图中①地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
(3)图中②阴影区域为我国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包括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

材料二图中M、N两省(区)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统计表。

(1)简述与N省比较,M省实有耕地面积和耕地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R省(区)人口密度中部和北部向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减小,呈明显的“U”型分布,试分析中部、北部人口密度大的原因。
(3)图中R、N两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地,试简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塑造了峡谷、盆地相间分布的奇异地带,人称“湟水谷地”。谷底海拔1650米,其北、南、西面的山脉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谷地自然条件优越,耕地面积占青海省的56%,人口占全省的61%,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隐秘江南”。自古以来汉、藏、蒙、土、回、撒拉等民族在此耕牧,融合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创造了独特的“河湟文化”。
材料三 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西三角经济圈”,简称“西三角”,是指重庆联合成都、西安,建立以成渝经济圈和关中经济圈为核心的经济区。目前其经济总量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40%。
(1)据材料一、二分析湟水谷地创造“河湟文化”的地理原因?
(2)据材料一、三试分析西三角经济圈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工业部门。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请你为“西三角经济圈”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