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石灰岩是由沉淀物所生成的岩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通常是由海中微生物和珊瑚的遗骸所形成。石灰岩在陆地上受到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地表与地下形成了不同的景观。在地表,可以形成孤峰、石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就得益于喀斯特地貌。在地下,溶洞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溶洞里通常存在着钟乳石、石笋等,更有怪石林立,妙不可言。
材料二:墨西哥某处水下溶洞剖面示意图(左图)。

材料三:在我国,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右图为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材料四:贵州黔西南州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探索出了多种生物治理石漠化的模式。其最主要的模式之一是种植花椒树。
贞丰县顶坛片区石漠化极为严重,极强度石漠化占总面积的80%以上,95%的地表是石旮旯。环境恶劣、土地贫瘠、水资源严重短缺,被中外专家称为“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1991年,顶坛片区在喀斯特地区海拔较低的向阳坡地种植花椒,在低洼易涝去和迎风坡种植其他植被,成功进行生态修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1)根据材料一、二,描述墨西哥这一地区所经历的内、外力地质作用。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3)根据材料四,说明花椒的生长习性。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该地区的地形基本上以为界明显分为两类地区。
(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为:


(3)A城区成为当地较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是

(4)自然条件是通过影响的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

读大西洋两侧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15—19世纪,图示区域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向 是;其中被强制性迁移的是(图中字母)地区;
(2)图中A、B、C、D四地,二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一直是人口迁出地区的是,由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是,由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图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每空1分,共9分)

(1)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形成了重要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省市,请填出图中A、C城市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直辖市有___________个,省会城市有____________个。图中江苏省的地级市有6个,形成了一种城市等级体系。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级别与数量的关系是:
(3)比较图中不同级别城市的平均距离,并总结出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

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第一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低增长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自然增长率,且波动较大。
(2)第二阶段明显开始下降,原因是
(3)目前发达国家大多数都位于图中的第阶段, 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这种问题带来的影响有:,该采取的对应措施是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规划》提出要把长江三角洲地区打造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以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未来长江三角洲新型工业化和接受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的有效方式。为此要求长江三角地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提升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材料二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1)简述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和水系特点,并分析对甲山区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的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一,分析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有利区位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