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2)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          ,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2分)
(4)“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图中数字表示),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环节(用数字表示)。
(5)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丁、甲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6)下图为甲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下列正确的是 (  )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东部。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类大陆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
(2)分析B人类大陆的形成原因。
(3)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试分析其原因
(4)B区域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属于什么类型?主要特点是什么?
(5)从国际人口迁移的角度看,A区域是人口迁入区还是迁出区?为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7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亿。有关国媒体将此乐观地称作 “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
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美国国内第二次和第四次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

(1)材料所述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现代型的有几个?
(2)中国和俄罗斯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分别是什么?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乙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回答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根据主要补给类型分析由此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