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得到的滴定曲线 |
B.图②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g) + O2(g) 2SO3(g) ΔH < 0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 |
| C.图③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
| D.图④表示化学反应H2(g)+C12(g)==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183 kJ/mol |
常温下,将NH4NO3溶于水得无色溶液,为使该溶液中的c(NH4+)∶c(NO3-)=1∶1,可以采取的下列措施是( )
| A.加入适量的HNO3,抑制NH4+水解 |
| B.加入适量的氨水,使溶液的pH等于7 |
| C.加入适量的NH4NO3 |
| D.加入适量的NaOH,使溶液的pH等于7 |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NH4+)>c(H+)=c(OH-) |
| B.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
|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
| D.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的pH大 |
已知Zn(OH)2的溶度积常数为1.2×10-17,则Zn(OH)2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1.4×10-6 mol·L-1 | B.2.3×10-6 mol·L-1 |
| C.1.4×10-9 mol·L-1 | D.2.3×10-9 mol·L-1 |
将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在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c(Cl-)>c(NH4+)>c(OH-)>c(H+) | B.c(Cl-)>c(NH4+)>c(H+)>c(OH-) |
| C.c(NH4+)>c(Cl-)>c(H+)>c(OH-) | D.c(NH4+)>c(Cl-)>c(OH-)>c(H+) |
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 )
| A.10∶1 | B.5∶1 |
| C.1∶1 | D.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