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B.图2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B﹥A。
C.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T1、T2温度下由CO2和H2合成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则CO2和H2合成甲醇是吸热反应。
D.图4表示将1.000 mol/L氨水滴入20.00mL1.000 mol/L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除去甲苯中的苯甲酸,可以先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然后分液。 |
B.除去C2H5OH中的少量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
C.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 |
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将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 |
下列四种有机化合物均含有多个官能团,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属于酚类,可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产生CO2 |
B.B属于酚类,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 |
C.1 mol C最多能与3 mol Br2发生反应 |
D.D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
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
某石油化工产品X的转化关系如下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 B.Z与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
C.Y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 D.W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2H5 |
区别乙醇、苯和溴苯,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振荡,静置 | B.与乙酸在有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 |
C.加蒸馏水后振荡,静置 | D.加硝酸银溶液后振荡,静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