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 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 上。
(2)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一种糖蛋白,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主要来自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检测rhEPO的体外活性需用抗rhEPO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
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在融合过程中至少需要进行 次筛选。
(3)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采用激素处理可使良种母牛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最常用的激素是 。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 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依次为 、 。
(4)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系统结构或功能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协调与平衡原理 | B.物种多样性原理 |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D.整体性原理 |
(5)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创造出了“蜘蛛羊”,该羊的乳汁中含有蛛丝蛋白,高强度的蛛丝蛋白可用于许多重要的特种工业领域。为保证实验成功,产生蛛丝蛋白的基因需从cDNA文库中获取,并与__________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然后与载体相连构建成为表达载体;再通过_________方法,将表达载体导入羊的______________,获得重组细胞。将获得的重组细胞培养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到经过_________处理的受体母羊子宫内。因为我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条件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所以在早期胚胎的培养中,往往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
下图所示是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请据图回答: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_________________。
(2)A代表分子;B代表;D代 表。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一定的。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5)红细胞吸收O2、K+的方式依次是、。
(6)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K+的吸收量不受影响,其原因是。
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Ca2+、K+的吸收量都受到影响,其原因是。(2分
(7)研究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8)与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静态模型相比,图中模型有两处明显不同,它们是:
(共16分)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1)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结构是[]。
(2)两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 。
(3)用法可分离各种细胞器,以研究其成分和功能;经研究发现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编号)。
(4)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它是进行的主要场所。
(5)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填结构名称),此场所的形成与图中的[ ](填结构名称)有关。
(6)与根尖成熟区细胞相比,B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
(7)衣藻与B细胞相比,还会含有,其功能与有关。
(8)说出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不宜选用A细胞的理由。
(9)若图所示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细胞器先后顺序依次是(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
(2)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2)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速率,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跟不上反应。
(3)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mgCO2/100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mgCO2/100cm2叶·小时)。
(6分)回答下列问题:
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
(1)据图1,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0~25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25~40min期间,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2)据图1和图2可判断,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_______(多/少)。
(3)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B植物的干重将(增加/减少/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