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古风(其十)
李 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 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浣溪沙
从石楼、石壁来邓尉山中
清 郑文焯①
一半梅黄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
【注】①郑文焯字小坡,一字叔问,号大鹤山人,旅食苏州,为巡抚幕客,四十余年。
(1)本词上片写景具有特色,请从动静、色彩两方面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本词写景叙事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鉴赏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请结合诗中词语简析诗人情感的变化。
(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来源
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请具体分析下阕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唐)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⑴欹(qī):斜倚。⑵泛觞:古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时以酒杯浮在水面,漂到谁的面前,就谁饮。⑶青云:高位。平行:平步。
本诗的颔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答:
本诗颈联中一个“迟”用得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