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论述到,“在1945年之后,工业社会的组织问题也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另一端是由美国代表的……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为了克服“体制的缺陷”
A.斯大林积极加强对农业的管理,致力于集体农庄建设
B.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逐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D.勃列日涅夫变革企业所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D.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办法,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钱穆评论秦代政治说:“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但是,以下不能反映秦所处时代的“要求与趋势”的是
| A.废封建、行郡县 | B.建长城、筑驰道 |
| C.重功利、恃酷法 | D.拓边境、戍五岭 |
该图是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3850年--3550年文化遗存中的宫殿复原图。它可以从一个角度印证传说中
| A.“家天下”的出现 | B.“公天下”的昌盛 |
| C.“邦国制”的产生 | D.“大一统”的形成 |
某同
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B.第一届全国人大:政协作为统一战线形式存在 |
| C.“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 D.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29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投资环境的好转
“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 A.50年代末60年代初 |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
|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