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6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在它的产生中还有哪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16分)
(3)你能从上图中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有什么不同吗?(8分)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材料二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所以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是最能够把中国13亿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奋斗的民主政治,关键在于它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
⑴说明材料一中“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个优势是什么?并说明保持这个优势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⑵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
材料一 2006年7月18日,美国参议院以63票对37票通过关于资助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案,布什总统在第二天却宣布否决这一法案,参议院决定重新投票,试图使总统的否决作废,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票数(2/3票数),未能成功。在美国历史上,总统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或者国会搁置总统提出的议案,是经常出现的政治现象。
材料二我国法律的制定是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多次审议,经过充分讨论最后表决通过。2006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 次会议以155票赞成、1票反对、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当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3号主席令公布该法。
⑴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美国产生这种政治现象的原因。
⑵对比两则材料,说明我国国家权力运行原则的优越性。
材料一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为保障人大常委会监督不失职、不越权。《监督法》既有监督权力的规定,又有监督程序的规定,确定了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备案审查、询问和质询等制度,并对一些传统制度和程序作了集体化的规定。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2007年制定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障法等法律。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不断完善新闻发布制定,开通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视频直播系统,进一步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⑴从《监督法》确定的制度和规定,可以看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⑵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年365天,除了年初开人代会的几天,其余时间里人大代表也可以提出议案。2006年8月,《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案办理规定修正案》、《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规定修正案》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获得表决通过。修正案对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提出和办理程序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呼声。
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知识回答:
⑴成都市人大代表闭会期间也可以提交议案有什么意义?
⑵如果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你将怎样从态度上、行动上完成自己的使命?
春风拂面,清新宜人,2008年3月5日至1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在为期十二天的会议期间,2000多名代表肩负着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职责,听取、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上述职权说明了什么?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