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历经波折和起伏,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两国在广泛的双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在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磋商与协商富有成效。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谈谈对中美关系变化的发展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郑哲敏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他长期主持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倡导建立多个新的力学分支学科,作出重要的学术贡献。王小谟主持开展低空雷达技术攻关,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并在国际雷达装备同台竞技中为国产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誊。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近年来,旅行社“零团费”诱骗旅游者、导游强迫购物赚回扣、景区人数超载及随意涨价、游客肆意破坏旅游资源等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为此,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并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促使旅行社价格回归理性,让导游有尊严地工作,让游客体面地旅游,让旅游传播文明、提升国民素质。
有人认为,旅游法的实施将使导游无利可图无所作为。请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局限性。

文化部表示,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将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国家已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列入制度性预算当中。政府这一举措引起社会民众广泛关注。我省某市一高中围绕“文化惠民”这一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运用唯物史观有关道理,分析国家“三馆一站”免费政策的价值定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
材料一:解决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靠科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健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材料二: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时、1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税法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对修改草案的意见,最后表决的个税法修正案将起征点由原定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枕级”由修改前的9级调整为7级,以利于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辩证法知识,对国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加以分析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一 贾思勰出生在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很爱读书,特别是农业书籍。成年后的贾思勰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对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尤其是对百姓生活的重要性,于是励志撰写一部农业书籍。他亲自参加农业生产,批判性研究前人著作,创造性地探索遗传、变异的关系和人工杂交、定向培育原理,开发出许多农业新品种。晚年,贾思勰全身心梳理总结自己收获的知识经验,撰写了综合性的农业宏伟巨著《齐民要术》。
材料二“古有《齐民要术》,今有系列农学专著。”为撰写这套专著,近500位顶尖农学家走遍山东所有农业生产基地,实地考察新时期条件下每个地方的气候、水土、种苗、肥料饲料、生产技术等各种生产因素的变化,精确记录、对比分折、系统总结各项考察和试验数据,纠正古代农业书籍中的不妥说法,极大丰富发展了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这套十年一剑的专著涵盖粮食和经济作物、林果蔬菜、家禽家畜、蜂蚕水产等十大农业生产领域,被誉为“当代的《齐民要术》”。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贾思勰能够撰写出《齐民要术》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说明树立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3)材料二是一篇介绍农业科技成就的报道,请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主旨,为这篇报道添加一个不超过16个字的标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