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结果没有“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次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至少两点)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再添加药品;使用(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
(3)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表是
、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
水)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②30
时,KNO3的溶解度是
/100
水.
③
溶液中含有少量
时,可通过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填写编号).
I、剩余溶液一定是
饱和溶液 II、剩余溶液一定是
不饱和溶液
III、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开 IV、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用,化学方程式为,收集
的装置最好选用(填字母编号),用该装置验满
的方法是。
(3)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观察到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
中锥形瓶内残留液,逐渐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
计连续监测测得曲线如图2,[
值为纵坐标,时间(秒)为横坐标],请写出曲线中
段的化学方程式,
上升的原因是.
硫酸铜常用作农业杀虫剂,如图是利用含铁废铜料生产硫酸铜的工艺,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
的化学式是。
(2)途径Ⅰ中,
↑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利用途径。(填"Ⅰ"或"Ⅱ")制取硫酸铜更合理;
(3)通常情况下不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改变温度和后,也可能发生反应,如果用足量的铜与20.0溶质质量分数为98.0%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实际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选填字母)。
A. |
小于 |
B. |
等于 |
C. |
大于 |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
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1)如果
是葡萄糖(
),它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碳"是指(选填"单质""元素""原子") 。
(3)某有机物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的化学式为。
(4)碳酸钾是无机盐,写出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科学家用
溶液喷淋吸收
(如图).对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方法中包含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
B. | 物质是①是 溶液 |
C. | 操作①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
D. | 整个过程至少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