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奇迹般的飞跃,对于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中国百姓来说,“勤劳”是他们最显著的特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慢奔波的脚步,通过休闲享受幸福的生活。
2011年8月初,山东率先发布了国内首个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之后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国民休闲汇活动,引导居民更广泛地参与休闲活动,推动休闲经济发展。
(1)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山东省政府推动国民旅游休闲活动的正确性。(12分)
(2)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推动我国国民旅游休闲活动的开展。(1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氏族制度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剧烈变革时期,在日趋多样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创办了《感动中国》这一人物类年终盘点节目。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对于感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感觉。但是,感动,一定是整个社会群体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体会,是能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判断。《感动中国》节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抓住了当今时代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顺应了广大人民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铸造起一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精神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感动中国》成为当前引领我国主流价值观念“精神品牌”的原因。

材料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浸透着改革先行者“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政治勇气,更见证着改革开放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就要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为什么就要坚持“改革不停顿”。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材料 中国正在经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民向市民转移过程,城镇化进程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相继遇到、无法回避的问题,如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城镇化土地问题等。中国正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和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等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城镇快速发展的原因。
(2)推进城镇化,要注重城镇化质量,避免“快而不优”,“大跃进”式推进,切忌“贪大求洋”“千城一面”,粗放发展。试就此对我国城镇化建设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广州市某校高三(1)班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时,就我国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甲同学认为,我国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乙同学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人有责,我们要积极响应,提升素质。
丙同学认为,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指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哲学基础并分析其方法论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下数据。
2002~2011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可支配
收入
消费
支出
文化
消费
纯收入
消费
支出
文化
消费
2002
7 703
6 030
407
2 476
1 834
47
2006
11 759
8 697
591
3 587
2 829
74
2011
21 810
15 161
1 102
6 977
5 221
165

注:①2011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1)结合表格(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
(2)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