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1911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共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其中在1901—1911年间设立的民用工矿企业达650家,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③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甲午战争以后
①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②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③中华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④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近代列强从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先后为
①协定关税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允许各国军队进驻北京 ④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④③② | B.②①③④ |
C.①②④③ | D.①④②③ |
考证古籍的方法很多,“由时代考辨”就是有效方法之一。某部古籍在描述当时政府机构时,有如下记载:“掌书谕旨;议大政,谳大狱,得旨则与;军旅,则考其山川道里兵马钱粮之数,以备顾问;……皇帝举巨典成宪,有旨考证,则书其事之本末进焉。”从这段记载看,该古籍应该成书于
A.秦朝 | B.宋朝 | C.明朝 | D.清朝 |
御史制度发源于秦汉,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影响至现代。下列关于隋唐时期完善御史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确立中尉一职主管京畿地区的治安 |
B.创设刺史定期到郡县和诸侯国巡查 |
C.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 |
D.设立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情况 |
清代的理藩院
①是专管西藏地区宗教事务的中央官署
②是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③有利于加强对我国边疆地区的管辖
④由元朝的宣政院发展而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