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际组织通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争端解决机制、补贴纪律、可持续发展、服务贸易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把协调管理的触角从边境措施延伸到国内决策与立法领域,监督职能空前强化,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联合国”。该组织是
| A.联合国 | B.布雷顿森林体系 | C.欧盟 | D.世贸组织 |
下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西欧相符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孙中山和毛泽东是20世纪的两位伟人,对中国历史发展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 A.直接来源于西方启蒙思想 | B.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产物 |
| 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 D.包含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
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该评价反映的问题不包括
| A.苏联社会出现新的贫困群体 | B.苏联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 |
| C.苏联用于建设的投资过大 | D.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蕴含着社会危机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司法总长伍廷芳指出:“审判官之独扼法权,神圣不可侵犯,其权之重,殆莫与京(大)也……审判官为法律之代表,其司法之权,君主总统莫能干预。”这段材料反映了
| A.对审判官独断专行的反对 | B.对司法独立精神的支持 |
| C.维护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精神 |
1888年《申报》记载:“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上述材料反映出
| 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
| 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
| C.近代工业兴起,出现了女性争聘女工风气 |
| D.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