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
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
C.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
梁启超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 |
B.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 |
C.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 |
D.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
D.不同文明在相互收融中趋于同一 |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的一幅作品。下列表述与这幅图寓意相符的是
A.列强扶植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
B.日本对国民政府实行政治诱降 |
C.日本扶植清末代皇帝建立伪满洲国 |
D.日本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 |
章开沅先生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这里的“同归”最有可能指的是
A.民主政治的追求 | B.向西方学习的实践 |
C.救国救亡的时代任务 | D.个人命运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