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云:“《春秋》曰:‘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这反映了董仲舒
A.以高深学问注释儒家经典 | B.拘泥于儒家经典细枝末节 |
C.以儒家经典作为思想武器 | D.以天命思想改造儒家学说 |
下列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中,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程度提高的是
①租调制②两税法③一条鞭法④摊丁入亩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
明代后期一位考生,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他可能经历
A.用重金贿赂了当朝丞相,最终状元及第 |
B.在茶馆里,听到北京居民议论官军与倭寇的战事 |
C.在书肆里购买《四库全书》 |
D.准备科举考试,努力背诵《大明律》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由图案发展为完整画面 |
B.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汉代艺术的珍品 |
C.魏晋南北朝时期,字体开始由隶书转化为楷书 |
D.唐朝阎立本绘有《萧翼赚兰亭图》 |
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研究没有固定的中心 | B.世界上没有优越的文明 |
C.历史研究的目的是追求客观公正 | D.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文明成果 |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在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在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反映的最本质含义是
A.英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 | B.中国的综合实力超过英国 |
C.国家实力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础 | D.香港问题解决是中国外交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