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
| |
1750 |
1860 |
1900 |
| 联合王国 |
1.9 |
19.9② |
18.5 |
| 德国 |
2.9 |
4.9 |
13.2④ |
| 美国 |
0.1① |
7.2 |
23.6 |
| 中国 |
32.8 |
19.7③ |
6.2 |
下列关于材料中序号所示的解读正确的是
A.①美国独立之初,经济基础及其薄弱 B.②工业革命使英国迅速向工业社会转变
C.③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已全面落后 D.④19世纪末德国实现了对英国的超越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 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
|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
“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以此为政治理想的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 | C.实业救国 | D.辛亥革命 |
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
| A.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 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
| C.开启了留学教育的先河 | 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
鸦片战争后,西学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界学习的主流,以下不属于西学东渐内容的是()
| A.民主与科学 | B.耕者有其田 | C.君主立宪 | D.男女平等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至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