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各方面强烈关注。食品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某些经营者为追金逐利而突破道德底线或职业准则。虽然我国已出台乳业标准,但一些乳制品企业受利益的驱使,人为降低乳制品标准,引起人们对乳业安全的担忧。《新民晚报》评论道:“道德标准”决定“乳业标准”。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靠经营者的道德提升。”请分别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最近十年,国际上生产柴油发动机的喷油系统的主流技术从机械式转向电控式。面对这种技术变化,原来我国该行业最大的企业A担心自己无力自主开发出能够达到欧洲标准的技术,无法进入欧洲市场,于是决定与外国企业合资以引进技术。合资的结果是:外国企业控股67%;把企业A的几百名技术人员全部纳入合资企业;还规定企业A其他分公司的同类产品永远不能进入欧洲市场。由于决策失误,目前企业A已经濒临破产。
我国另外一家企业B则决定自主开发电动喷油系统。该企业在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实验,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功开发出了达到欧洲标准的电控喷油系统。现在,其产品打进了欧洲市场,企业蒸蒸日上,成为国内该行业的领头羊。
运用唯物论原理简要分析,两个企业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10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
任何哲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理论来源是什么?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情境一: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此背景下,人们提出了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模式。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1)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情境二:2011年8月江苏省政府连续出台两个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年度和“十二五”目标任务。意见强调,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突出重点领域和行业,从源头上控制能耗过快增长和新增排放增多。要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体城乡居民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工作格局。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的合理性。
情境三:请为推进节能消耗、低碳生活提两点建议,并写出哲学依据
浙江依海而生,与海为伴。浙江省对海洋经济的认识,是不断探索和提高的。1981年开始调研浙江海岸带,主要是从认识浙江的家底、探索资源优势的角度生发的,提出“念好山海经”的口号,做好渔(海洋渔业)、港(港口建设)、景(海洋旅游资源)、油(东海汽油田开发)四大文章。1998年提出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大省,海洋优势资源排序变成了港、渔、景、油。2003年提出“陆海联动,建设海洋经济强省”。面对新一轮国际海洋竞争,2009年省委、省政府将“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主题。2011年6月国务院将浙江列为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结合材料,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浙江省对海洋经济的认识过程。
在哲学发展史上,从根本上存在着两个基本派别,这两个基本派别的斗争推动着整个哲学的发展进程。(13分)
(1)哲学上存在的两个基本派别指什么?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
(2)简述这两个基本派别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