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6月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情况(图11)

材料二 国内成品油的价格调整,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汽车生产能力的提升,家庭轿车正在走入平常人家。目前我国家庭轿车需求量等于全球年产量。新近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城镇家庭中大约有2600 万户有购车的欲望,这相当于全球汽车厂商一年的总产量。
材料三:随着汽油消费量的不断增长,环境保护的压力也不断增大。根据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13年12月18日发布了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国V车用汽油标准)。国V车用汽油标准的制定经专家反复试验验证,并在网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经商国务院有关部委最终确定,既考虑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和空气质量改善的迫切要求,也考虑了我国车用汽油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的现状,以及油品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和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需求,主要指标与欧洲现行标准水平相当,满足了我国第五阶段汽油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请你简要描述2013年6月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家庭轿车消费增长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分析国V车用汽油标准的制定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但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粮食安全与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推进使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威胁。土地、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出粮食生产领域;化肥和农药过度使用造成粮食污染;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为此,2013年12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材料二:文化传承与新型城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W市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反映古城变迁的地名。这些老地名,展现的是历史记忆,凝聚的是民族情感。然而,随着城镇化推进,城市空间急剧扩张,老地名不断消失,洋地名泛滥。这一现象引发社会广泛争议。为此该市民政部门强调要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保护老地名,清理洋地名,确保地名命名更具科学性。
材料三:社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民进城,如何促进社会融合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W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村居民进一步市民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谈谈怎样才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说该市民政部门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保护老地名、清理洋地名”的文化生活依据。
(3)结合材料三,说明促进农民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广泛热议。
材料一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里骨干”,爱汉字就是爱中华文化,这是提高我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汉字不仅仅是中国人交流信息的符号,更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象。
材料二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方便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同时,提笔忘字,书写汉字正面临看一场严峻的挑战。为此,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在天津开展汉字书写水平测试试点活动,旨在逐步规范汉字的书写。专家表示,汉字文化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对初中以上的学生,让他们大量、浅近地接触古文名篇,培养对汉字文化的兴趣,而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则不应超越孩子现有的文化程度,迫使他们去接触过于生僻晦涩的字词。
材料三 :中国汉字发展至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的演变过程。近现代以来,首次受到拉丁化冲击,但是汉字并没有被拉丁字母替代,而是吸取其有益成分出现了汉语拼音。
(1)结合材料一,请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有关知识,说明开设《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节目的文化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说明汉字的演变历程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之义,又是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必有环节。
材料一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提供的、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即“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是一种新型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别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正确认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提供方式,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作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相关决议的依据。

再过几天我国公民将迎来为期一周的国庆长假政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2013年“十一”国庆长假旅游收入及接待游客情况

注:2013年初,国家连续出台“禁止公费旅游”“ 禁止公车私用”等公务员反腐禁令。
材料二: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中国(上海)自贸区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自贸区将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实行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自贸区遵循竞争的中性原则,各类投资者一律平等,将吸引大量新的企业落户,成就创业梦想;自贸区还选择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演出经纪机构等,居民在自贸区不仅可以买到进口商品,还可以享受外资的医疗服务、原汁原味的国外娱乐项目。
(1)描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自贸区开放创新对我国百姓经济生活的积极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