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建设上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进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表1: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
“九五”期间 |
“十五”期间 |
“十一五”期间 |
GDP增长率(%) |
8.3 |
8.8 |
11.2 |
税收增长率(%) |
11.4 |
15.5 |
21.8 |
税收弹性系数 |
1.37 |
1.76 |
1.95 |
注: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若税收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则纳税人整体税负减轻。
表2: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
2000年 |
2005年 |
2010年 |
0.21~0.27 |
0.4 |
0.463 |
0.469 |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0.3以下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 有关专家指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与减税密不可分,当前需要“放水养鱼”,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居民的消费能力,释放经济的增长能量。
材料三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但是它的推行却困难重重,像酒楼做出的一桌饭菜,成本要素的价格是隐蔽的和不稳定的,税务部门要对一个服务产品的增值额进行核算很困难。为此,国家把上海作为先行试验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采取“分档分行业税率”等具体措施加以落实,使这项改革在曲折中得以前进。
(1)结合材料一,请对我国的税收弹性系数和基尼系数作出简略判断。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营改增”的认识。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2014年重点工作时指出,要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从而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能使劳动者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日本是60%,美国为65%,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2014年,中央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 7152亿 元 ,增 长9.8%。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所占比重最大,这也是我国职工养老金实现十连增的保障。另外一个投入重点是城乡低保,每年都按照月人均15元、10元的标准提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请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提出你的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材料一:至2014年8月,国产汽车价格已经连续12个月下降,可谓“跌跌不休”。受金融危机减缓需求的影响,多数经销商继续加大降价促销力度,以期刺激需求。三、四线城市汽车需求潜力巨大,但由于消费水平较一线大中城市仍有很大差距,对汽车价格变化较为敏感,降价销售仍是刺激汽车需求增长最为有效的手段。
材料二: 部分汽车经销商为了生存不惜血本打价格战,忽视了品牌的推广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中国虽已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却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品牌营销、设计与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等环节主要被跨国公司控制。汽车产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单个企业生产规模最高只有270万辆,与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商年产900万辆的规模有很大差距。此外,中国汽车业面临的能源环保问题突出,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增大。因此,国家补贴政策将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
请结合材料谈谈,面对汽车行业发展现状,我国汽车企业应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2013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10年来,双边关系发展迅速,特别 是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欧盟,向欧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但双方也有一些摩擦和挑战,仅2012年,欧盟就先后两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 和反补贴调查。但这阻挡不了中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欧之间应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妥善处理矛盾分歧,进一步深化和扩大中欧关系。
(1)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可能违背世贸组织的哪些基本原则?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中国重视加强与欧盟合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