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一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0—2007年浙江省对外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速是31.68%。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浙江省2008年贸易总额平均增速仅为19.4%,2009年,同比下降11.1%。对浙江经济雪上加霜的是,对外贸易摩擦案激增五成,成为贸易保护主义重灾区。“浙江制造”的困局正逐步显现。
材料二如何化“危”为“机”,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共同采取相互一致的策略选择。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谁能摸准产业转型的脉搏,切入高端产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无疑会迎来持续的竞争力。
(1)从经济常识角度简要分析,企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转型的必要性。
(2)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说明企业如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表(单位:元)
年份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城市 |
10493 |
11759 |
13786 |
15781 |
17175 |
农村 |
3225 |
3587 |
4140 |
4761 |
5153 |
材料二: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我国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010年,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用于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如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各种惠农补贴等;中央财政拟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舍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教育、卫生、社会保险、就业是事关民生的关键大事。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回答:为什么政府会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3)结合材料二,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的作用。
材料一: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在充分把握科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A市市委提出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广泛征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科教兴市规划的建议,形成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草案》。规划强调,要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以关键领域的突破带动技术创新的整体跨越;同时对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和企业坚决整治,对节约型、创新潜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大力支持。该规划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市委积极带领广大党员在规划实施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材料二: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务院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这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党的执政方式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2)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上述材料二中你对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认识27题(2小问,共计19分))
材料一:世界的目光正在聚焦中国、聚焦上海。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全球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上海世博会在上海隆重上演。最终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达到246个。迎世博600天行动开始以来,上海市政府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重点组织了城市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策划开展了“世博进社区”、“世博企业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还组织了“文明交通”、“文明餐饮”等主题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文明的软硬环境迎接世博会。
申博成功8年来,上海市民全力支持、全情参与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迎世博600天行动启动以来,上海市民更以实际行动作答:“办好世博会,2000万上海市民都是东道主。”从200万到2000万,申城市民人人都是“志愿者”。上海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世博会。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能吸引多少世界的眼光?当国际社会愈发关注中国时,中国又将向世界传递怎样的声音呢?外交部长杨洁篪表示,2010年“峰会外交”仍然是中国外交的亮点。中国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继续深化与各大国的关系,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提升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合作,参与和引导国际体系变革,大力发展经济、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等领域外交,切实为“保稳定、促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材料三: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能源消耗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的日趋严峻,低碳生活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因此,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坚持“低碳和绿色”的核心理念。在上海世博会筹办和举办期间,无论从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展览运营以至后续利用,都始终贯彻着这一原则。无论主办者还是参加者,在整个展览中,交流城市的发展理念,大部分都聚焦于绿色发展上。这对引导人们树立低碳、绿色理念,进行环保实践,起到了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对于企业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生产方式,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对保护地球,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海市民应该如何努力为世博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结合材料二,说明外交部长杨洁篪就高标准举办上海世博会的庄严承诺是如何体现我
国的外交政策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低碳、绿色世博”的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主要内容如下。
材料一:学生生日宴请:90%以上学生过生日都要互相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呈扩大的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貴。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就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有电子词典100%,手机、MP3达30%以上,电脑达3%。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具及娱乐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次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通过对获取材料的分析研究,学生王某准备撰写一篇研究报告。现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为他的报告确定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报告题目:
(2)在中学生中存在这样的消费情况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当树立怎么样的正确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