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①山光:山上的阳光。②池月:池边的月色。③开轩:开窗。④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⑤恨:遗憾。⑥感此:有感于此。⑦终宵:整夜。⑧劳:苦于。 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描绘了夏夜南亭纳凉的愉悦,抒发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 |
B.前四句叙述余晖西落、池月东升的夏夜,诗人解散头发,打开窗户,在幽静宽敞之处躺卧着乘凉。 |
C.五六两句,从嗅觉与听觉的角度写纳凉所得的爽快感受,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滴滴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 |
D.后四句写夏夜南亭纳凉的遗憾与内心的苦楚。想弹琴,没有知音来欣赏。良宵美景,老朋友辛大却整夜不来共享。 |
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写日落月升,写得很有动感,尤其是“忽”“渐”两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
B.三、四两句中的“散”“闲”两字,是顺手拈来的词语,不含言外之意。 |
C.七、八两句,巧妙地镶入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高山流水”的典故。暗示诗人与朋友辛大之间的知音关系。 |
D.结尾两句交代作诗缘由,抒发了对辛大的怀念之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
古诗词阅读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首诗中写出环境幽静的一联是:
此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矛盾吗?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答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诗歌鉴赏。
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答: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1~3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
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破阵子》中"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的意思是: |
3. |
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