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围绕“节约型社会”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信息:
我国在校学生,按照现行的每个学生每学期都要买新书的做法,每人每年课本平均重2 500克计算,我国每年中小学生使用的教科书需消费纸张达55万吨之多。生产1吨纸要用20多棵大树,55万吨纸就要砍伐大树1 100多万棵。除此之外,造纸工业所消耗的能源、资源以及排放的污染物也十分惊人。
请结合材料,进行如下探究:
(1)根据你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填写下表:
研究课题 |
研究目的 |
实施步骤 |
(2)说说你对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A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图
图1 1980-2010年A省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
图2 1980-2010年A省居民收入占GDP的百分
(1)图1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结合图2的信息说明如何解决图1反应的经济问题?
恩材料一: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
材料二: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60万人。据调查,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1)观念因素: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2)区域因素: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3)能力因素: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4)信息因素: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材料一表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明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某同学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条国道。但是,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和交通护栏,常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他找到当地的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在人大代表的督促检查下,有关部门克服困难,设置了红绿灯和交通护栏,使这条“要命路”变成了安全道。
(1)上述材料中,该同学是如何正确行使公民监督权的?
(2)你认为该同学还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渠道反映这一问题?
(3)公民可以直接向决策机关建言献策,你认为这样做有哪些重大意义?
近年来,某市政府大力推行“民心工程”,为群众办实事。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建成了疾病控制中心和传染病综合门诊楼11处,新增农村参保人员7万人;整顿、清理书报刊和音像市场,收缴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9万件并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秩序和稳定。
上述材料中,该市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
某市设立“无车日”,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对此,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保证“无车日”活动顺利进行,履行了市民应尽的义务。可也有人说,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
请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