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广西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下图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
说出象鼻山景区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并分析旅游业对桂林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西非地区是世界上经济最贫困的区域之一,人口众多,产业单一,环境恶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西非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A地的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25.1 |
27.8 |
30.2 |
31.6 |
31.4 |
29.1 |
26.8 |
26.1 |
26.6 |
27.7 |
26.5 |
24.8 |
降水(mm) |
0 |
0 |
2 |
25 |
46 |
121 |
218 |
234 |
165 |
65 |
2 |
0 |
材料三:2011年12月,中国与由非洲主要产棉国贝宁、马里、乍得、布基纳法索组成“棉花四国”即A地区在日内瓦共同发表公报,宣布在棉花领域开展合作。
(1)A地的气候类型是,成因是。尼日尔河中上游的汛期主要在(季节)。
(2)分析A地区发展棉花生产的区位条件。
(3)试分析A地区发展棉花加工的有利条件和中非棉花合作对西非地区的经济有利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内蒙古的经济版图上,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呼包鄂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新兴的鄂尔多斯市在丰富的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资源基础上工业迅速崛起。
材料二:呼包鄂附近区域图
材料三:2008年鄂尔多斯市工业产值增加值构成图
(1)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
(2)河套平原形成“塞上米粮川”制约条件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人为原因是。
(3)简述呼包鄂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
(4)鄂尔多斯市规划新建一个工业园区,根据材料三,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最适宜选择的三类工业部门、、,理由是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晨昏线。回答问题。
(1)①地位于②地方向,①地距③地约千米。
(2)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范围。
(3)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或慢),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4)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②地的天气特点是
(5)比较此季节②地和③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6)近年来,有关③海域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简述国家间产生竞争的主要原因。
读图12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2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表4 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年份 |
人口数量(万人) |
0~14岁比重 |
15~64岁比重 |
65岁以上比重 |
2000 |
518.15 |
26.62% |
69.05% |
4.33% |
2010 |
562.67 |
20.92% |
72.78% |
6.30% |
(1)描述图12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述歌谣所反映的西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3分)
(3)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2分) 2011年5月,鄱阳湖地区(图10)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且由于副高势力整体偏弱,导致湖泊严重“瘦身”,部分湖区变成了“大草原”。图11是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它们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文字材料和图10,分析鄱阳湖“瘦身”的原因。
(2)读图10,评价图示区域大力发展炼铜工业的有利条件和负面影响。
(3)读图11,判断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是A作用还是B作用,并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