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甲、乙、丙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乙、丙中,ab段上升的原因相同,均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有丝分裂中期位于__________段,此时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在减数分裂中,处于图甲bc段的细胞中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含有同源染色体。
(3)图甲、丙中,cd段下降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乙、丙中,细胞在de段时,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下丘脑与垂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①的分泌量增加,则激素①是_________激素,其增加的机制是: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激素增加,通过A血管运输到垂体,使之分泌的__________激素增加,进而促进激素①的分泌。
(2)图中所示的ABC三条血管中,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
(3)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__________升高,该变化将刺激下丘脑的相应感受器,导致激素②___________(填写激素②的名称)的释放量增多。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如何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这一课题,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

处理方式
(培养24h)
培养液
培养液+
适量0.05%赤霉素
培养液+
适量0.05%生长素
培养液+
适量0.05%赤霉素+
适量0.05%的生长素
茎切段平均
伸长的长度
1mm
3mm
3mm
5mm

(1)该小组实验前做出的假设是:
(2)概括该小组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
① 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 均分成四组;
② 取四个培养皿,编号A、B、C、D ,
③ 24小时后,
(3)该实验可得出的两条重要结论是: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据图分析回答:

(1)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图示表明其调节作用有
(2) 若①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①包括
(3) 寒冷环境中有即时反应之一是皮肤起“鸡皮疙瘩”,其反射弧为:冷剌激→
皮肤→相关传入神经→下丘脑→相关传出神经→立毛肌收缩。
(4) 若③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③的分泌具有调节的激素有

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子,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
image.png

(1)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过程,②表示的是过程, X 代表的是,③表示的是过程,④表示的是诱导过程。
(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那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为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为成熟花粉具有。
(3)对植株进行,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种。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特殊意义是,从而开辟育种新途径。

回到下列I、II题:
I.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距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 AB 两组, A 组为对照组, B 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喷洒在 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试验中,如果 AB 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4)该实验原理是:
II.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验失败。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名称及相关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