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我国传媒业与国际传媒业相比规模小,传媒信息化水平低,经营管理和创意人才缺乏,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依然存在。
材料二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近年来,浙江省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创业板“电影第一股”华谊兄弟、“网吧软件第一股”顺网科技、“演艺第一股”宋城集团、“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等一批明星民营企业。在资本的拉动下,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2013年,宋城集团以“千古情系列演出”为依托,斥资数十亿元打造“中国演艺谷”项目;12月初,华策影视宣布收购青年作家郭敬明旗下最世文化26%的股权……这不仅是一串光彩耀眼的数字,其中更包含了文化理念的更新、文化自觉的提升、文化自信的增强。
材料三 我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厚的人文底蕴、敢于创新的人文精神,为激发文化创意、发展创意产业奠定了基础,使浙江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着鲜明的浙派特点,散发着传承于越剧、诗词、儒商传统等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基因和浙江味道。创意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和灵魂,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影视传媒、网络动漫等文化产业,并把产业链延伸至各种后文化产品中,充分展示了文化创意的市场魅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只要引入民营企业的强大资本,浙江就能提高传媒产业的竞争力”。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司经营、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2分)
(3)结合材料,请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如何处理好“文化资源、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12分)
.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惟一力量。请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财富的生产可归结为三种递进的方式:用手工工具生产,用机器生产,用高科技生产。正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财富的形式与结构才日益呈现多样性,形成当今物质生产、服务生产和知识及精神生产三大部门组成的现代产业结构,以及由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知识及精神产品三大类产品构成的现代财富结构。
从文化生活知识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何启示?
越是流行的文化,越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大众文化。请对此加以评析。
近年来,我国一些电视媒体推出一批大众化的娱乐节目,如“超级女声”“超级男声”等,吸引了更多观众。但同时,一些娱乐节目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出现了明显的走向通俗、靠拢庸俗、以致屈就低俗的倾向。有关人士尖锐地指出,节目低俗化的结果,会丧失电视的文化本性,让有文化的观众疏离电视,让电视人进一步追求无聊,进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趋于狭隘,让老百姓思想懒惰,沉浸在低级的娱乐状态中。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看待我国一些电视媒体在娱乐节目方面的做法?
(2)分别从国家、媒体、观众角度,说明如何解决节目低俗化问题?
2007年8月,陈水扁又开始其“以台湾名誉加入联合国”的危险试探,台湾当局实行的“台独”路线,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海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必须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结合国家构成要素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